许泽拱手道:“我和奉孝曾经私下商讨过许多次,若是青州贼众欲至极阳谷,目的自然以范县、鄄城两地为主。”
阳谷周围,是东阿、鄄城、范县三城。
此三城相继布兵,互运粮草,可以形成犄角之势。
这便是当初军屯之地选在阳谷的根本原因。
掎角之势需攻破其一角,则军势立解。
青徐贼寇若是能够用人命相填,迅拿下此二城其中一座,那么阳谷就唾手可得。
曹操拿来了地图,凝视其上,催促道:“继续。”
许泽道:“若是在寿张设伏,地势太过平坦,青徐贼寇以流民为人命,精锐在其后,那么伏击得胜,也难以动其筋骨,还会被拖入血战之中。”
诸多武将若有所思。
他接着道:“所以,与其在此地设伏,不如换一处。”
许泽上前指向了巨野泽。
在济阴和东平之间,有一片河泽,路途为山林滩涂,夏秋时河水较浅,沿途可攀山而行,或是乘竹筏而渡。
若是行军属于险途,而且又没有多少地势平坦之地,故此历任的郡守都没有将重兵置于此把守,这里距离寿张不过二十里。
只要坚守寿张,设立防线,将重兵囤于此,那么贼寇很可能会改道。
郭嘉接着说道:“主公,只要于寿张坚守不出,可假意助长敌寇气焰,他们想要阳谷粮草,就必须要突破寿张,只要寿张守下来,一定会有大部贼寇想凭借巨野泽渡河奇袭。”
“待他们渡河时,大军掩杀而出,便可重创敌军!
一旦斩,再依照此前战法,游骑袭扰、传言招降!”
曹操深知兵法,知道此计之精妙之处。
在于深谙人心,出其不意。
让敌寇自己现巨野,以为是可乘之机,实则早已下了埋伏。
他们只需要守住各自领地,逼迫贼寇自己走上这条路就行。
曹操凝目之余,戏志才、程昱也都看了过来,几乎都是深以为然,不住点头。
许泽道:“贼寇声势浩大,需退守磋磨锐气,伺候渡河掩杀,将会事半功倍。”
“依此为计!”
曹操当即拍板,唤来了夏侯恩:“立刻送一封书信给允诚,叫他收治百姓,坚壁清野,死守城门,将贼寇逼到寿张来。”
此计,很是危险。
曹操知道关键就在于寿张能否顶住这数十万青徐贼的填命攻城。
同时还要放弃伏击地点,改为巨野泽。
若是他们不去巨野泽,攻城不得而退走,那便只能一直驻守了。
但,值得赌!
只要赌对了,一日夜掩杀便可大胜,贼寇流民自乱阵脚,那么收降自然不在话下。
众文武看向许泽、郭嘉两人,都是异彩连连。
戏志才更是莫名有一种不适感。
以前奉孝与我品评天下人物、推演古来战役时,也是这般默契!
这个许子泓,明明是我先来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