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节如约而至,大年三十志平才骑车回到家。
妹妹带着男朋友也来了,幸福的时光像绽开的花朵。
志平看着一家人围在灯光下打麻将,谁也没提那个半死不活的瓦厂,一家人都在大声地说笑。
志平就躲在书房里看一本《逃亡日记》,说了一个银行主任挪用了数百万的存款后,精心设计了很多逃跑路线,成功逃出新疆,一路步行,骑单车往东南而去。
他沿途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以致被贵州警方逮捕时,轻松地说:“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
然后就呼呼大睡一天。
志平看完后赞叹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逃亡中途经的地域和遇到的人物,志平很喜欢内心活动的文字。
他忽然想到自己此时还是自由的,虽然创业失败了,但也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一切都说不定呢!
相比那个一路逃亡克服种种困难的家伙,他又振作起精神来。
二
第二天一大早,他骑车带上晓月去乱石澥过年了。
虽然今年没钱,但过年的礼数却一样也没少,两个年轻人拎着大包小包,把车子裹得严严实实的,一路直奔湖滨镇了。
无辜的好心情,又无可追溯的糟糕心情。
晓月不想问志平怎么年前闷闷不乐,而现在却又突然的开心不已?反正回娘家,她自己也开开心心呢!
他们很快便到了湖滨,两边是熟悉的村庄小路,然后看到环湖集团高大的办公楼。
志平觉得这一切都太熟悉了,又都很陌生,只凭半步也不想迈进去。
到了村里,志平又是一副派头十足,风光满面的模样。
他不想让别人轻视他和晓月,更加不愿意让别人说他们在瞎折腾。
虽然吕婶和陈叔心里都清楚,他们做瓦亏了,但具体怎样又是不明就里。
或许他们永远不会详细的问清楚小月和志平到底都经历些什么?反而让志平觉得十分的自由,要比在老家更加感到心情舒畅!
志平买了一台便携式cd机,小小的光盘放进袖珍的cd机里面,戴上耳机音乐就是在剧场一样的空灵回荡。
这两天,晓月就戴着耳机携着cd机去串门,一副小日子过的有模有样,有时中午饭也不回来吃,那些村里的小姐妹们也都有空聚在一起了。
晚上晓月回来告诉大家说小峰大哥在厦门鞋厂招人去打工呢,志平不明白谁是小峰,如何招人的事?听到吕婶跟晓月一问一答半天,他才明白小峰和大哥在厦门鞋厂打工很多年了,小峰大哥从门卫保安做起,现在是一个小工厂的生产科长了。
他今年春节回来便帮厂里招合适的工人,男女不限,工资oo保底。
晓月说到工资这么高时,吕婶便很开心,她觉得孩子们既然瓦厂办倒掉了,那不如两个人都去厦门打工,过年回来还有好几万呢,总比办厂吃苦受罪要强。
“也对哦!”
志平对厦门产生莫名的好感,如果他和晓月都去,开支会节省很多,一年能挣十万块钱,还有是他固执地认为沿海达地区的是创业乐土。
他甚至不认为自己瓦厂的落魄是因为质量问题和市场问题,他想如果在沿海城市,那就未必会这么艰难了。
所以对晓月想去厦门,他内心是支持的,只是他不能跟她同行,他必须留在家里等所有的瓦处理完,还要把天健姐夫钱还上,才能安心离去。
小弟一直没说话,只听母亲和二姐在说,他最后问道:“不可以一起去厦门打工,赚钱回来还债吗?”
。
晓月一听惊喜地说:“对哦,老公,我们一起去吧!”
志平看了晓月一眼,那意思是他必须把后面的事处理妥当了,晓月便没敢再坚持下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